元宵節前一天路過南門市場 , 見一中年婦人推著腳踏車,後座架上裝滿了槓子頭. 羊角饅頭 ,還有發麵蔥油餅 .酒釀芝麻餅,哇! 好懷念的麵食.
小時候父親總是千里迢迢的騎著機車,到大一點的鎮上買牛肉.牛筋, 順道帶些槓子頭. 羊角饅頭還有老麵發酵的蔥油餅, 父親形容蔥油餅做的像拖鞋的鞋底形狀, 所以每次我們總是央求父親除了槓子頭和羊角饅頭外,別忘了帶拖鞋給我們吃.
父親將買回的牛肉.牛筋滷一大鍋香噴噴的紅燒牛筋肉, 然後馬上喚回在院子裡玩耍的我們趁熱吃, 往往我們搞不清楚那鍋肉是正餐還是點心, 反正是吃到飽為止.
有時也會搭配著買回的羊角饅頭.槓子頭. 拖鞋蔥油餅加上媽媽炒的一盤青菜, 這應該是正餐吧!
父親教我們把槓子頭掰一小塊沾著牛肉湯吃 , 吸滿了湯汁的槓子頭瞬間化開, 他說這樣子不但好吃而且年幼的我們也不易噎著.
我買了婦人做的麵食, 可惜當日我沒空燒一鍋牛肉. 簡單煮了一鍋青菜豆腐蛋花湯 , 炒盤酸豆角, 啃著槓子頭, 兒時端著牛肉湯在院子裡吃的景象頓時浮上了心頭.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